中国主要进口哪些设备?
国内目前进口的机器主要是机械手(用于工厂自动化)、注塑机(用于塑料制品生产)和造纸机(主要用于生活用纸的生产),这些产品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其次是矿石、铁砂等,属于原材料类。 另外,还有一类叫做成套设备,这类设备的进口额也很大,比如印刷包装加工设备(海德堡、曼罗兰的印刷机)、汽车组装线(大众、现代等在华设厂的生产线)等等,其实这些成套设备可以说都是“大而不强”,因为技术含量不高,但制造工艺要求却很高,所以国外很多小厂也做不了。
我国自2015年成为贸易大国以来,一直是进出口贸易顺差的。不过从贸易结构上看,我们仍然处在贸易弱国的地位,比如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绝大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但许多关键的基础工业仍被国外垄断,比如玻璃仪器、工业机器人等,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我国开始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这两个产业的相关产品出口有所增长,尤其以半导体材料增幅最大。 但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依然很大,而科技水平却很有限,所以仍然要依靠进口很多设备和技术。
中国正努力实现经济再平衡增长,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型增长向侧重国内消费和服务业增长转变。不过,中国继续需要通过进口资本货物和技术来升级资本设备。
2014年,资本货物(主要包括机械和运输设备)占中国货物进口总额的37.7%,价值超过6,500亿美元。仅机械产品一项(包括电子元件和汽车部件等部件)就占中国货物进口18.5%,而车辆、航空器和船舶等运输设备占11.1%的份额。
电气和电子机械设备及其部件是机械产品中最大的品类,在2014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中占据9.2%的份额。该品类包括电信设备(2.1%)、家用电器(1.5%)和医疗机械(0.9%),以及价值约1,830亿美元的电子/电气机械零部件,后者在2014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中占比为4.7%。
排名第二高的机械类产品是采矿设备、建筑和工业用机械及其零部件,在2014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中占据5.8%的份额,运输船舶和设备零部件则在货物进口额中占3.5%。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械设备市场,市场价值达到2,3680亿美元。2010年至2014年,中国的机械设备需求增长20.9%。虽然增长势头会放缓,但机械设备市场价值到2016年有望达到2,6230亿美元,到2020年达到3,1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