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月属于什么五行?
问:亥月属于什么五行 答:“亥”字,左右结构,左部为“亥”,右部为“丑”。 “丑”,牛也;“辰、午、申、酉”四季之末,亦称“四角”;“未”,羊也。 故《尔雅》中有“丑未谓之四季”。又《广韵·候韵》:“丑,牛鸣也。” 故此,“子午流注”演进至“丑时”,即今时的“凌晨1点至3点”,又《淮南子•天文训》云:“极星,北辰也。” 故此,“子午时”的太阳在天体中的位置,犹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两个顶点,而“卯辰巳”三时,如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两个“腰”,“午未申酉戌”八时,恰似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八个方向。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子时和午时所对应的人体经脉,是人体阴阳经络交替转换的时间节点,也是人体阳气和阴气最旺盛的时机,故此,有“午前阳气盛,午后阴气盛”之说,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谚语。 所以,从时间维度来讲,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多,夜间则相反,直至春分,昼夜平分,而后,白天继续“一昼一夜”地增长,直至夏至,达到极致。此时,阴阳转化,水火既济,气亢血盛,“午”时养生重点在于“清心除烦”。 秋分至小雪这段时期,阳消阴长,但阳未完全消失,故天地之间水气渐兴,且渐渐隆冬,水冰地冻。人体的经脉运行也是如此,“亥”时(21时至23时)胆经旺相,“子”时(23时至01时)肝经旺相。肝五行属木,其性条达,胆为中焦枢纽,主决断,二者相辅相成,使气机疏泄畅达。
但是,这种生理状态如果过度,或情志抑郁,则致肝胆循行异常,形成肝郁气滞乃至肝胆湿热,人则情绪低沉、心烦易怒、夜寐不佳。所以,古书在介绍“子午流注”之时,有“怕黑(肝胆),忧惊(心),多怒(肝火)”之说。 小雪到大寒期间,水寒凝滞,万象凋零。“丑”时(01时至03时)胃经旺相,饮食得当至关重要。同时,精神内守,少欲无为,静心养志,有益于“寅卯”(3时至5时)经络之气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