暚字的五行属什么?

裘艾茜裘艾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阳(yáng),中国汉字,繁体字写成“暘”。本义是太阳出来了,引申指明亮、温暖、和煦等意思。 《说文》中指出:“旸,日出也。从日昜声。”“昜,日在木上,往也。”徐锴注云:“日出在木上,明甚,故爲陽,且其字从陽。”可见,“阳明”中的“阳”,是指日光。

而《尔雅·释天》中解释“旸谷”这一词语时,则提到“旦明。”郝懿行疏曰:“《淮南子·天文訓》作‘陽谷’;高诱注云:‘陽谷,初出明也。’然則‘旸谷’即‘陽谷’。”“阳”的古文字形与“明”的古文字形相似,都像太阳升起时的样子。由此可知,“旸”与“阳”,都是形容阳光普照的样子。后来,“旸”和“阳”都被用来称呼阳光。

但是,“旸”和“阳”所表示的意思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旸”一般用于描写初出的阳光或日光,有明亮之意;而“阳”不仅可指日出,还可指一切阳光。如《左传·昭公七年》中有“少昊氏之台,阳丘”,这“阳丘”就是“丘陵之上的阳”,也就是阳光照耀的小山岗。“旸”和“阳”虽然都可表示日光,但“旸”更侧重于表现阳光刚刚升起时的朦胧和明亮,而“阳”更强调阳光充足、灿烂。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已经认识到昼夜交替的规律——白天由太阳升起而变长,夜晚则是月亮升起而变长,并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太阳运行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当太阳从东方升起,进入昼长夜短的时刻,也就是冬至节气到来之时。

“冬至”,即是冬天来到极点,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逐渐变短,直到夏至,又是“阴阳转化”之时——阴气渐长,阳气衰微。“阳极生晕”,“阴盛阳微”——此时天气最炎热,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夏至”过后,太阳又一步步地离开中天,向“冬至”那个方向移去。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夏侯栀璐夏侯栀璐优质答主

形声。字从日从昜,昜亦声。“日”指太阳,引申指阳光。“昜”意为流动舒展。合文的意思是太阳发出的热能在宇宙中流动扩散。字本义指太阳发出的热能不能集中。暚,热气分散也。——《玉篇》。暚拼音: mǎng 五行: 火 康熙笔画: 14释义∶

(1) 古书上说的一种大蛇 (2) 通“曚”。昏暗。 (3) 笔画; 14。部首; 日。郑码; JKFD。Un; 569F。仓颉; CDDOU。笔顺; 15213123411221。

(1) 通“茫”。

(2) 通“冥”。

(3) 通“朦”。

暚字的意思是,1、(形声)字从日从昜。本义:日光分散的意思。2、由日光散乱的意思,后来引申出朦胧、昏迷、模糊的意思。3、姓氏:暚氏,源出汉族,以字为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