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方位以什么为准?
在旧时,中国人是讲究“坐北朝南”的,因为古人以“左为阳右为阴”来划分并确定房屋的大门和偏门(侧门)的位置,而现代建筑多是座南朝北、座西朝东或座东朝西,这是因为现代建筑更多考虑了交通因素,以及为了避开阳光直射和冬季寒风侵袭。
而在现代,一些新建设的楼盘往往依据地理地形来设计方向,如果自然地形允许,则可能遵循古代“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如果自然地形不允许,则需要通过设计改变房屋的朝向。 那是否只要“坐北朝南”就一定能得到最佳太阳照射呢?其实也未必如此,这还得取决于具体的时间段和地点。 在地球自转作用下,太阳一年内有365次起落,每天升起的方向都略有不同,而且有春夏冬夏之分;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样建于南北向的房屋,在春季和秋季的确可以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但在夏季和冬季却未必这样理想——特别是位于南方的人,其房屋若建在北方,在冬至和夏至期间不但不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反而会有长达一个月时间的烈日当空。
当然,如果是在冬天,我们为了抵御寒冷自然是希望屋子里能多晒晒太阳,因此可以把房间尽量布置得向阳一些;可是在春夏秋三季,太阳由北及南缓缓移动,我们其实没必要非要把所有的房子都建在一面墙上,而是应该将房屋与太阳的运动方向保持一定程度的夹角,让每个房间都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照射的同时,也避免阳光直射带来的不适。 所以,在中国古代,虽然人们提倡“坐北朝南”,但同时也强调“前朝后寝”“左祖右社”——这就是说,前面部分(主要是正房)要朝正南,而后部(如配房)则可以稍偏一点,左右两侧的厢房更可以不考虑朝向,甚至完全可以呈东西向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