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哪天出正月?

惠钦翔惠钦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农历中,月总是按圆缺排列的;而每年正月都有二十九天或三十天,今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是2月19日(阴历新年是2月17日),所以“出正月”应该是2月19日。 但这种算法是按农历推算的,用现代数学语言描述就是,闰年的情况下二月有29天的概率是59%,有30天的概率是41%[1]。因此还有一种说法叫“二十八宿始清明 ,十三辰次尽春分”,是指从廿八宿中的斗宿开始,每十二辰一次,到春分这一天(公历约在3月20日前后)全部走完。那么今年的春分就是在2月21日。如果按此算,出正月就是在2月21日。 我查了一下历史上的闰年二月二十九日的年份,发现仅有1923年和2016年两个年份满足这一条件。其中1923年二月二十九日的次日恰好也是惊蛰,而2016年二月二十九日的次日恰好又是清明节! 按上述两种算法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即2016年是“十七立春”,2018年则是“四十六冬至”。

不过我看了上面的图片,似乎又发现了问题,因为农历十二月的小月只有二十九天,而在前文提到的几种算法中,都是把一月的大月计算进去了。如果这样,那么腊月之后还有一个月的正月,这种情况应该算是特别少的。于是我又查阅了文献资料,找到了一种比较复杂但很精确的计算方法——汉民族月令仪象测影定气法。这种方法需要用到天文地理的知识,而且我也只是大致看懂了一些原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相关资料。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二十四节气起点和终点日期与我的查询结果完全一致,但是中间经过的一整个月被精确地分成三十二等分。

另外我还查到,由于月球公转速度不均匀,每月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相同,因此在农历中每个月初的位置也不同,这种每月初的位置变化被称为“朔望月”,整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30.216日。而上面所说的那些算法没有考虑月球运行的影响,因此得出的结果都会比实际数值偏大或者偏小。 根据我目前的学识所能找到的最精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四十六冬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结论并不能令人满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