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朝叫什么?
顺天府,辖宛平、大兴两县与通州、昌平、良乡、房山、顺义等十州,共十一区。雍正年间增设雍和宫,为皇帝敕建的寺庙之一。乾隆九年(1744)设右翼中军统帅一员,管理八旗佐领以下事务,并统领宗室王公府属所属兵丁;乾隆十五年增建圆明园九洲清晏。
嘉庆二年(1797) 因京师水患,将通惠河治淤改道,自积水潭至凉水河分五坝。道光初年于玉泉山、西山泉眼等处开沟引水,由广源闸入城,绕城内流一周,经西直门出城,以灌溉农田万余顷。同治末年及光绪初年,在城内及近郊先后筑堤拦河,引水入城。 清末有街道58条,村庄2个,庙宇、会馆60处,官坟7座。顺天府辖宛平、大兴二县,及通州等五州(州即府,此为通语)、十二州厅。
民国初期沿袭清代旧制,以顺天府为本府。民国三年(1914 年)裁撤,原属顺天府之通州等五州、十二州厅并入直隶省,原属大兴县的昌平、良乡等地划归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