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考研如何复习?
2017.5.1更新 已录取 北中医 针灸专业 最近很忙,今天抽空写了这个经验贴,都是一些比较干货的复习建议和心得,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帮助!我考研的目的就是考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因为不想以后工作还受本科学校的影响(虽然北中医也是很好的学校啦),所以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北中医本校。在决定之后,我就开始选学校了...由于我的英语不是很好,所以一开始就排除了要考英语一的学校(比如北大、中综六校等);又因为我不太想离家太远,就初步选定北京地区的985高校,分别是清华、协和、北师大、人大和中医学院。后来根据这些学校近几年的分数线、专业课难度等等因素,最终敲定要考清华大学医学院(现医学研究院)的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专硕,不是学术型硕士)。
关于如何选择学校、专业以及参考书目等问题,每个同学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无法给一个统一的答案。我想表达的是,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权衡利弊,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自暴自弃...如果确定好了目标,就要好好努力,坚持到最后。 最后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与各位共勉~
接下来进入正题。 中医综合一共四门课,中基、中诊、中西医内和针灸。这里我只说一下自己的经验,仅供参考哦~ 中基和中诊是基础性学科,而且相互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这两科最好一起复习,这样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还能互相印证。这两门的知识点很多且散乱,需要花大量时间背记,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把它们联系起来整体地去学习。例如中基中的五行学说在中诊里就有应用,那么在学习五运六气的时候就可以试着用五行学说解释它,如此便可以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这两科的考题很灵活,除了需要记住基本的概念之外还要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做题是非常有用的,不仅可以检测你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重点难点。 中内的知识点多而杂,而且没有系统的规律可循,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背记。但是北中医3年的考题中,真题重复率很高,所以一定要多刷几遍历年真题,把握出题方向和重点。一些重要的病证要学会归类,比如说中风病可以归为气血亏虚类、气虚血瘀类等等,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更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更高。 另外,今年中内的题目有向西医临床转化的趋势,因此要重视西医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多看看西医书上的相关内容,如神经解剖学之类的。
最后说下针推。这门科目在四门课程中分数最高,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一门。这门课的难度主要在于它的考试方式。清华中研院的针推初试只考两门:政治和针推综合。其中针推综合由三部分组成:100道选择题(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和多选题)、一道论述题、一道病例分析题。从2014年开始,病例分析题换成了诊断+治疗+分析的思路,更加偏向于西医院校的诊断思路而非以往的中医院校辨证论治的分析。
在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使用“圣才考研网”出版的《中医研究院校考研专业课标准教材》,里面不仅有考点归纳还有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很适合用来练习。我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每一年的真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影子,尤其是那套模拟试卷,简直可以说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 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教材的内容,尤其是里面的病例分析和讨论部分,这些都是命题老师最喜欢出题的地方之一。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在答论述题和病例分析题的时候,一定要分点答题,条理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