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在五行属什么?

公丕红公丕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汉字属性划分中并不包括“五行”这一项。 作为古代哲学概念的“金木水火土”,它们分别对应的是“西方”“东方”“南方”“北方”和“中央”。这是古代中国人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而做的大体归类,这种归类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的使用着,它影响了数学(五方奇数与五方偶数)、音律(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乃至文字(金文、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等等学科的发展,不过它的本质只是一种归纳的方式罢了,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事物的本质。

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虽然也来自于这种归纳,但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化,已经脱离了原始的文字系统,成为了一种表义的符号系统;而且今天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来源于表义元素的组合),而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主要记录音节,辅音字母一般由一个或几个笔画表示),因此五行说对汉字本身的形成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当然,作为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体系,汉字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句子,这里的水显然不是自然界的江河湖泊之水,而是代表了一种与世无争,柔和顺畅的品德,这与道家的追求是相符的。

老子之后,五千言完稿,道教兴起。后世有道学家据《道德经》中的句子绘制了“老子的画像”,画中的老子手捧书籍,身旁有泉水涌出,这似乎是在暗示我们,老子不仅拥有了智慧的真理,还兼具了“水”德的内涵。 到了东汉末年,道教理论系统开始成熟起来,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王重阳在总结道学原理的时候提出了“五行说”。

他的理论被全真教所继承,并随着全真教的传播而广泛流传于世。全真的祖师爷王重阳之所以提出“五行说”,是因为他看到了世人由于过分的沉溺于世俗的生活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即“外求”),从而忽视了人身心的整体性(即“内求”)。他主张通过“修真”的方法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这个“天”就是人的身体,这个“合”就是把人的精神世界和身体器官协调运转融为一体。

所以从王重阳那里开始,人体就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肾为水的象征,脾属土,心肺属金,肝属木,胆为刚果之木。 后来这套理论被收入了《黄帝内经》之中,成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一。

岑灏泷岑灏泷优质答主

《黄帝内经·素问》云,脾主运化水谷,肺主气,肾主气化,肝主疏泄等等。 这些脏腑的五行属什么?五行属性是什么?阴阳如何? 在内经中,只有“土、金、水”被定义为阴,其他都是阳;其中木为阳气最足者!

五脏与五行相配的关系是: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六腑之气化生五气(风、燥、寒、暑、湿)。 而人体器官与外界气候关系的是:心脏对应夏天(热),小肠对应秋天(燥),大肠和肛门对应冬天(寒),三焦对应春天,乙未脾胃对应的季节是中土,所以丙丁戊己土就是中土的五行象征了,这应该是中医理论的“土德”来源吧…… 所以从五行说来说明脾的属性的话,应该取土,因为它是中心位置的中土。但是,如果这样说的话,就太无趣啦。还是看老子的《老子.二十五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有此可见其阴阳之理。 如果从阴阳来认识的话,则是脾属于阴中之阳,或者说是阴阳之中气——土的位处中央而承载阴阳的平衡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