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准吗?
我属虎,农历2月14日生的,按照这个说法我是属老虎的。。。 可是我发现跟我同月同日的人居然有属蛇的,也有属猪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按照阴历还是阳历算生肖更正确呢?!(我是90年生的)
回答:首先说明:这个“肖”字应该读xiào。这个字在古汉语里是一个姓。《晋书·宣帝纪论》里有句话“宣王之世,与诸葛孔明、李福、王平、杨仪、费祎等,并列尚书令、尚书仆射。”其中杨仪的这个“仪”字,就是杨仪的名字,而他的姓就写作“儀”,读作yí。这个字通假“夷”,所以又写成“夷仪”或“夷颐”。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因杨仪跟随自己祖上杨雄的关系,把杨仪的杨字去木加示,作为复姓写了进去。所以现在这个“楊”字是杨仪的姓。 但问题是汉代的文献有时这个字又做姓氏用,如《汉书·叙传》里有“孝友传曰:弘恭,字敬宣,东海郯人也。世家徐州。恭少好学,师事太尉刘宽,学相马及卜筮。立身谨密,外祖母王氏有病,恭亲调医药。每昼漏尽,乃昏旦入息。”这里头“家徐州”“少好学”和后面“入息”的“入”字都是指人,而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进入。所以这个“入”其实是“休”的意思——人家一天就工作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现在时候不早了该休息了。而“息”字在这里是个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睡觉”。整个句子意思是现在你应该去睡觉了。 由此可知,这个朝代的史书中用“肖”字记人的名字时,有时候指人(姓/名/字号),但更多的场合是代表这个人干完了某件事可以休息了。
回到问题来,题主可能是担心自己的命运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古代传说左右吧?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如果硬要纠结的话,不妨想想,假如某个古代部落族长去世的时候,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无法准确确定族长去世的具体时间,于是乎按照农历正月一月计算起,经过了一个甲子时(凌晨一点到三点),卯时(早晨五点),巳时(上午九点),午时(中午十一点),未时(下午三点),酉时(下午五点),亥时(晚上九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正好一年。然后以这年为干支记录这一年,那么从腊月初一早上七点开始计算,经过了一个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后,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十点,新的一年到来,干支新计。这时族长下葬的时间终于确定了,是某某年的某某月某某日某某时。这么一来,这个族长的属相是不是就确定了呢?!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