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像什么生肖?
在远古时代,人们根据太阳的形状把太阳划分成12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阳”)然后再把每个月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叫做一“阴” 这样每个月就有四个“阴”和四个“阳”组成,而一年就有12个月36个“阴阳”。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太阳和月亮的运动称作“日月之行”或“日月经天”所以古人把每一个月的第一个“阳”(即一个月中的四个“阴”)命名为“初”如月初为“初一日”月底为“月初十”中间为“初三”等。
由于农历是阴阳合历,一年的时间不是仅仅由十二月构成而是由十二月、闰月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月份所组成的,所以每个月的初都有可能是“阴”也有可能是“阳”因此“初一”这个名字是不确定的。
为了表示每月第一天是阳或阴,古人想出一个办法:凡“初一”(阳)就称“大”;“初二(阴)”称“初”或者“小”;如果是“初一(阴)”就称“末”例如正月“初七”叫“过末”二月“初三”叫“初三小”四月“初八”叫“初八大”等等。后来人们简化了这种表示方法,只要看到“初”字就知道它的前面一定是“一”,一定代表“阳”而不管它究竟是农历的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由此产生了现在的“十二生肖”。
太阳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里,十二动物用来配十二地支,以十二地支来记人出生的年份,以属相记人出生的年份,每个人一个属相,每十二年循环一次。每个人的出生年份对应着相应的属相。生肖也称属相。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生肖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生肖生肖纪年与中国农历的天干地支纪年相对应,分别对应着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它按照十二地支数序两两相配而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也就是俗称的一甲子 、每六十年一轮回。而十二生肖纪年法是以十干和十二地支相配而成,共配六十年: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太阳的生肖属相是「鸡」,公鸡报晓,表示光明来临,象征“太阳东升”。鸡是人们饲养最多的禽类之一,它以爪、冠、文三种德性著称,古人用鸡鸣来做为计时的依据,所以鸡被称为“知时畜也”,鸡在十二生肖中,代表午时,午时为十二时辰之一,即自11时到13时的一段时间。
在民间俗语中有“金鸡报晓天将明,雄鸡一唱万事兴。玉鼠回笼天渐黑,雄鸡一唱天又明。鸡年好景人陶醉,雄鸡一唱富万门。”的说法来描述鸡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