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生肖里是什么?
子鼠 老鼠喜欢夜晚,善于在黑夜中视物,因此它总是第一个打洞、第一个出发、第一个回家;还因为老鼠是啮齿动物,门牙不停地生长,必须经常啃咬才能保持牙齿的长度。所以,“早”与“齿”字都含有“子”,作为十二地支的第一位。 丑牛 《诗经·大雅·生民》中有“载胥及韶,至于野桑”的诗句,其中的“胥”字是指采摘桑叶的工具——“胥筐”。把“胥”与“筐”联合起来表示“用盛放桑叶的器具(‘筐’),载回来(‘胥’)一些桑叶”的意思,引申来表示收获。因为春季播种,秋收成熟,故以“酉”代表秋天。 寅虎 《礼记·檀弓下》有“君赐食于大夫,食大夫之食,日三之,於君所则食一,此何谓也?”其中的“三”读作sān,意思是“每日三次”“每天吃三餐”,而“三”的古文字形体像是两手捧着食物,正是“供餐(cān)”的含义。由此引出“辰”的意义。古人认为早晨和上午的时间属于太阳,黄昏和下午的时间属于月亮,由于白天的时间由太阳主宰,所以“昼”就是由“辰”组成的。 卯兔 兔子喜欢在晚上活动,故“卯”的字形像在夜里出没的动物身影——月夜出行。古代传说玉兔捣药也是“卯”字的来源之一。
辰龙 “辰”本身就是一个象形文字,形象一条长长的龙。 巳蛇 《礼记·檀弓下》记载:“君赐食,臣不举箸,空拳。”其中“空拳”就是指手里什么都没有拿,自然引申出“空虚”、“空闲”等含义。而“午”的字形就像拿着筷子吃饭的人,正好与“空拳”意思相反。 未羊 《说文解字·羊部》:“未,羊也。”也就是说“未”就是羊的形状。 申猴 《国语·鲁语》:“祭器加益。”里面的“加益”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增厚增加。正因为猴子喜欢往高处爬,并且动作灵敏,因此手能加上东西,所以用“申”指代手指以及和手指有关的动作。 酉鸡 古代的“酉”字写作“酉”,就像竖着写的“酒”字,指的是酒类饮料。后来为了书写方便,改写成“酉”。那么“酉”的意思也就有了引申义——“泛指杯中物”。 戌狗 《礼记·檀弓上》中有“惟犬死之为至弃”的句子,其中的“犬”指的就是狗狗的尸体。所以后面的“戌”就形容尸首被丢弃的样子。
亥猪 《周礼·天官·庖人》中提到:“祭祀共粢盛。”其中的“粢”指的是米饭,而“盛”则特指“用盆碗装好的饭”。由于猪肉一般用来祭祀祖先,而祭祀时又离不开米饭,于是“亥”的字形就变成了准备祭祀的丰盛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