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茶具有消炎作用?
1.绿茶 绿茶是近年来研究得最多的茶类,它的药理作用也是最多的,对炎症的作用也是如此。2017年《中国药理学通报》上发表了武汉大学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研究者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证明了绿茶的抗炎效果[1]。 在动物实验中,给大鼠腹腔注射辣椒浸膏引发结肠炎后,给予绿茶提取物进行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症状(如腹泻、粪便中带血),减少病理损伤(粘膜糜烂、溃疡等)和抑制炎症渗出,达到治疗的效果。
绿茶还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胰腺炎性病变程度,从而起到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 这主要与绿茶中含有的儿茶素类物质有关。在临床试验中,也有不少关于儿茶素类药物(如儿茶酸、表儿茶素)缓解胃炎、胃溃疡的报道[2-3]。 2.白茶 白茶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发现,在2018年的《中国药理学通报》上,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课题组发表了一篇有关白茶的药理文章。
研究者首先通过体内外试验证明了白茶具有抗氧化活性;再通过镇痛、抗焦虑、镇静、催眠、抗炎、免疫调节等药效评价,进一步指出白茶可能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其中,对肠道炎症引起的腹泻有非常好的改善功效[4]。
3.红茶 在对常见茶叶的生化分析中,可以发现红茶中的儿茶素类等主要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红茶的功效与绿茶差不多,同样富含儿茶素。 早在1995年,美国FDA就批准了儿茶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红茶饮料中,而我国也于2001年将儿茶素列入保健食品成分清单。从安全性方面来讲,喝儿茶素或含有儿茶素的红茶是有保证的。
除了儿茶素类活性成分,红茶中还含有多酚氧化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曹洪欣教授等人在研究该酶的性质时,意外地发现它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在后续的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了该酶能够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反应以及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同时还能防止紫外线辐射所导致的细胞损伤[5]。 多酚氧化酶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氧自由基,使其转化为水溶性的羟自由基,最终得到清除。这一作用机制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消除有害的氧自由基,又可能会破坏无害的游离基。在使用红茶或者含有红茶的药物的时候,应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