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有哪些景点?
1,弄璋镇 弄璋是傣语音译,意为“迎接玉兔”;而芒章是哈尼语音译,意思为“高山顶上像竹筏的湖”。由于两方言的发音不同,所以人们一般称呼为弄璋和芒章。这两个寨子相距很近,都在盈江县西北部,位于帕敢公路旁,距离盈江县城36公里左右。其中芒章比较有名的是它的湖,即南腊河上著名的芒章湖,而弄璋则更出名于其寺庙和文物古迹。这里也是以前蒲人(原属佤族支系)居住的地方之一。
2,勐腊镇 这个名字听上去很奇怪对不对?其实它是傣语“有象的地方”的意思。它就在大盈江的上游,距盈江县城70多公里。虽然是一个镇,但其实就是一个村子而已~
3,昔马 在盈江西北部,有一个小小的昔马镇,全镇人口不过几千名汉族及少数民族居民,这里曾经是个重要驿站,是云南通往内地、东南亚的交通要道。现在昔马镇还有一条路连接怒江州泸水县的老姆登村,这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
4,支那乡 你没有看错,它就是中国的一个乡镇!在德宏州境内,这个以汉语命名的支那镇确实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只不过已经属于缅甸曼德勒省永盛区管辖了。 据历史记载,清朝时期曾在此设置支那县,后撤销。民国时又设立支那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支那区公所。1958年与遮放合并成立遮支人民公社,支那成为支东一社所在地,1984年恢复支那乡建制至今。
据说是因为当地盛产糯米而得名,至于为何会取名“支那”,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支离破碎也”或者“支离瓦解也”,总之不是什么好寓意就对了~~ 现在支那乡的主要经济收入还是依靠橡胶和林果发展为主。
5,岗相乡 “三岔河”畔一个普通的寨子名叫“岗相”,意思是“三岔河的下游”或“三岔河边的一个地方”。但就是这样一座普通的小村庄却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里是二战时期滇缅公路建设的重要地点之一。 1938年为配合援华抗战的物资运输,中国当局计划修筑一条连接中印缅之间的国际公路,史称滇缅公路。然而当时的日本已控制了中国大陆的所有陆地口岸,因此修筑滇缅公路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从缅甸境内的密支那开始,经腾冲、龙陵到达畹町,然后转入中国境内直至昆明,全程约1100余公里。
6,那邦镇 这座小镇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啦~因为“那不”就是英语单词no的发音,所以这个小镇也被称为“无那之乡”。从德宏州首府潞西市出发沿大盈江北岸往西北方向行驶约一个小时便进入边境线,再开半个小时就到了那个邦镇。 据说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蒲人居住地之一,后来蒲人被缅甸军驱逐到境外定居,留下一些房屋遗址和石碑。现在当地还保留着许多缅甸风格的建筑,比如佛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