漌五行属什么?
部首氵,读jǐng 同“泾”、同“绠(gěng)”字义:1.渡水的小渠。2.水流。3.量词。4.古书中记载的一种草。5.姓。6.古书上指一种藤。
《说文解字》:“溉,灌也。从水,巠声。” 本义为浇地;引申之则凡流浸渍皆谓之溉。
《广韵·静韵》:“溉,自西流东谓之溉。” 郭璞注曰:“今关西以东西流水为溉也。” 如“灌溉”“淋浴”“洗礼”“洗濯”“洗涤”“漂洗”“洗涤”“涤荡”等。
《玉篇·水部》:“泾,径水也。出自山头而东行,谓之行泉者,有清浊,清者入渭,浊者入泾也。出扶风平陵北四十里,入河。”段玉裁注:“此言其始末所在之郡县耳。其发源处乃在冯翊朝那县东北。”又云:“泾者,经也。水流径注而不横出故谓之泾,犹之沟渎之为径道也。”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也。’而曰:‘然!夫夫而死,奚哀?子之夫亡乎?’曰:‘弗亡矣!’又曰:‘子孙亡乎?’曰:‘弗亡也已。’孔子曰:‘悲哉夫斯人也!’” 郑玄注:“绠短者绝汲,谓所系者短,而取深则必死亡。”孙诒让正义:“绠短谓汲器之绳断而不及泉,汲器深则绳必短,若所系之绠短,则汲器不能至泉水之下,故不能得泉,遂至于死亡。”
《汉书·高帝纪上》:“吾欲卜都宛下,永守南阳。”颜师古注引晋灼曰:“宛,县名也,在京兆西南二千五百里。按《地理志》南阳郡有宛县,盖因昔有宛国因以为名焉。言当居南阳之宛以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