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五行属什么意思?
《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里的器就是谋士、谋臣、策士的意思; 《管子·霸言篇》“三宝五藏,所以藏器也”,这里说的三藏是祭祀用的猪牛羊,五藏是人身的五脏,藏器的意思是保存和收藏的器物; 《左传·襄公十一年》“吴、越之事耳,君不犹愈乎?国家多故,民之困亡,莫甚于时者”。这里是国家的机器、工具之意。 《老子·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的“器”有方法、手段的意思,比如《吕氏春秋·执一》中“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凡处于身与天下,而欲得之道,唯尧之为君而仁德之帝,则因其器而置者宜矣”; “器宇”这个词在古代主要指人的胸怀气概,如《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又时人谓夏侯孝政有威容,王广有器度。” 这都是古代对器的不同解释,在古人眼里,器可以理解为事物、工具以及方法等等含义上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风骨气度。 从以上古汉语的解释来看,我们很难找到与武器对应的字义,那么是不是说明兵器在古代不是“器”呢?当然不是! 我把古代的典籍翻了个遍,终于让我找到一个比较贴切的解释——《晋书·刘琨传》:“吾欲清中原而驱虎豹,除凶虐而扫豺狼,何乃赋敛刻削,资于贼寇哉!” 刘琨的话里明确提到了“兵”即“器”的意思,而且这个意思和现代是一样的。
我认为将韬隐作兵器是很妥当的,因为自汉代开始中国的军事思想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武为主转变到了以文为主。 在以前,一个将军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带兵打仗的能力,但在汉朝之后,一个将领最被看重的已经不是战场上的能力了,而是政治上的能力。 从曹操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中可以看出,曹老板最喜欢的不仅仅是能打的,更是能治理天下的,因此曹操才会对刘备说这句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能够深藏不露才能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像诸葛亮一样,只有在蜀汉最需要他的时候才出来主持大局。 而像韩信这样的战神,虽然在战场上无敌天下,但政治上的无能最终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因此我觉得用“兵”来形容诸葛亮的谋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