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土叫什么?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古籍中被称为“五元”“五德”等。现代国学大师钱玄同说:“五形是指金、木、水、火、土”。(《文字学讲义》) 《尔雅·释天》:“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之中有“旺”“相”“休”“囚”“死”五个状态。
《滴天髓》:“阴阳生克制化,五行旺衰生死,此五行中最精妙,最不可见的玄机。” 比如:
1.木旺得金;
2.土旺得木;
3.金水相生而滋润;
4.火克金,金克木。 等等...... “我叫林森,名字里有‘木’,所以五行里应该有‘木’”,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看法,这个“我”的定义很模糊。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相互滋生,循环往复。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所谓的“五行”其实就是物质或者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但古人的哲学观点里的“五行”与阴阳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物质。所以把五行简单的等同于现在的化学元素是不合适的。 古代的中医理论中用五行来解释人的疾病和药物的作用原理。比如: 金对应肺和大肠,如果肺气不利,大肠不通会产生咳嗽、便秘等症,治疗此类病症的药物多是宣肺、润肠的。 木对应肝胆,肝气郁结容易导致肝病,条达则肝和,疏泄则肝健。
水对应肾和膀胱,肾虚则产生水肿,小便频数。 火对应心和小肠,心火旺盛产生口舌糜烂,心烦易怒。 土对应脾胃,脾虚则腹满食少,大便溏稀。 金属肺和大肠,肺燥肠热会产生咽喉疼痛,咳嗽痰黄,大便干结。 ... 当然中医用的五行和现代人理解的五行有所不同,它是以人体的五脏为中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各司其职又相互影响。外在的世界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学习五行需要了解它的来源、发展、应用以及局限,不能一味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