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设计五行属什么?
“五行”就是古人把宇宙万物分为五种元素,分别是水、火、木、金、土,用现在的话来讲,它们相当于原子核的外层电子数; 而“七政”则是指太阳系中的七种行星,也就是地球以外的其他六颗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当时海王星尚未发现),这七个星球在天空中运行时有固定的轨道,因此也被称作“恒星”。 那么“五行为仁,七政为义”的意思就是指—— “仁”属于“五行”中的一类,而“义”属于“七政”中的一类。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通过“五行”“七政”来实现的——“五行”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而“七政”则是围绕中央天极旋转的七颗亮星。 在《尚书·洪范》之中也有记载: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七曜(zhao):一曰日,二曰月,三曰星,四曰辰,五曰觜觿[xi],六曰参宿,七曰胃宿。 日行一度,月行三十度,曰行三百六十度,左旋一周。辰行十二度,星行三百六十度,觜觿、参宿皆行三百六十度,胃宿行十八度。其顺次也,起于角,历亢、氐,至房,为一月之宿次;余亦如之。
也就是说,天上银河中的“七政”对应着人间社会的“礼乐刑政”,而地上万物的生长也都与“五行”有关。
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吉礼”主要是祭祀有关的典礼,“凶礼”是处理丧偶、亡子等悲剧性的场合,“宾礼”是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中举行的仪式,“嘉礼”包括结婚、贺寿、庆典等欢乐的场面。 中医理论中也广泛运用“五行”学说,五脏之中的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而五官之中的目为肝之外候、舌为心之外候、脾之大络出于口唇、鼻为肺之外候、耳道为之肾之外候,并且用“五行”的颜色标记五脏——肝青(木)、心赤(火)、脾黄(土)、肺白(金)、肾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