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什么动物属金?
在五行中,金代表着肃杀、刚毅、坚忍和收敛。同时,也是一切财富的来源。 那什么是“金”呢? 在中医理论中,金就是气,是运行在人体周围的元气,这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我们吃食物,通过胃的运化,最后变成了气,这个气就在我们的周围循环,这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是万物生长所需的能量来源。 所以古人根据物质的不同形态,把世界划分为五行——水、火、木、金、土。并且给每个行赋予了不同的特点。
(1) 金的特点是“燥”、“烈”——就像太阳一样。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植物,一般都是草木干燥或者树叶尖部的细尖部分。所以在中药里面,凡是叶子像针一样的草本植物,一般都属金。
比如薄荷、荆芥等。 (2) 水的特点是“濡润”、“寒”——具有这样性质的中药,一般都具有沉降的特性,也就是味道偏苦、性寒凉,有滋润、下行的作用,比如牛黄、珍珠、琥珀。
(3) 木的特点是“升发”、“条达”。具有这种特性的是植物的枝干,能够升发的中药一般是枝条、树干或者根状的草本植物,比如麻黄、柴胡。
(4) 火的特点是一“热”二“烈”三“燥”。所以具有这类性质的中药大多具有温热、升扬特性,而且燥烈。 (5) 土的性质就是“长养万物的‘土’,具有这种特性的中药往往具有“补中益气”“培元固本”的功效,比如山药、扁豆、人参、黄芪。 除了这五个特征之外,中医学还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的关系。这就是“相生相克”。
所谓“相生”,是指这一行对另一行的滋长、助长和资生作用;而“相克”则是指这一行对另一行的制约、克制和抑制的作用。 在五行的关系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称之为“相生”。
而相克的顺序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之为“相克”。 当然,这里所说的“克”不是“战胜”的意思,而是制约、克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