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各主什么运?
这个问题好,我正好最近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简单回答一下。 先明确一点,中医讲的“五行”和“相生相克”并不是自然界的元素周期表!并不是多一种元素就会对应一种疾病。中医里的五行和现代医学的五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请不要混淆了。中医里所谓的“金”“木”“水”“火”“土”,不是指金属、木头、水、火焰、土壤。在中医理论中,“金”是肺气,“木”是肝气,“水”是肾气,“火”是心气,“土”是脾气。金克木,是肺气克制肝气;木生火,是肝气带动心气的生长。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医学里所说的五行相生相克,是指它们在病理上的关联性。
例如,土其实是指脾胃之气,当人体脾虚的时候就会出现湿的症状。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是互为表里关系。《黄帝内经》里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里的“食”就是土,胃部受纳腐熟的功能减弱,就伤到脾了。又如,肾主骨生髓,肝主筋,所以肝肾亏虚的时候就会导致筋骨失养,出现腰膝酸软。这是因为木(肝气)生火(心火),而心火又往上走(三焦),最后温暖了肾阳,使肾具有充养骨髓的作用。反之,肾的阴阳平衡,就能滋养肝的血气,从而濡润筋骨。
中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学说来阐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五行阴阳学说,是道士们的理论基础之一。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又叫“五材”、“五常”等,五行学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产生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相生和相克两个方面。
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就是促进,是协调关系,“克”就是克制,是矛盾关系,所以万物都在不断协调和矛盾的运动中生存。这种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相互克制的观念,被用五行学说明确的表示出来。
五行学说在医学、哲学、武术、建筑和风水等各方面得到极为深入的运用。五音是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与五脏互相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胆主东,其音角;心小肠主南,其音徵;脾胃主中焦,其音宫;肺大肠主西,其音商;肾膀胱主北,其音羽。”古人用五音来象征方位、颜色、五气,并用以判断五脏的疾病。
人的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肌肉和骨骼等系统与五音有著对应关系,古代医家还应用五音来治疗疾病,五音调和则五脏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