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有国债?

安宏义安宏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中国不是“发达国家”,而是“发展中大国”。 发达国家的定义之一就是公共财政赤字很少甚至没有(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定义)。而中国显然不符合这个定义。

中国每年财政收入超过60万亿人民币(2015年数据),GDP总量超过13.7万亿欧元(2014年数据),但政府没钱花。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是个大管家,既要管发展,又要管公平。

经济发展了就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很大但是产出乘数很高),为了平衡地区发展又有很多反哺欠发达地区的支出项目(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这些项目的资金除了部分资本金来源于企业自筹外,大部分是靠财政资金投入,所以政府就没钱了…… 而发达国家之所以“富”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一部分人负责生产(工业、农业),一部分人负责消费(金融、服务),而发展中国家则往往无法区分哪个产业才能真正的创造财富(工业和服务业都造钱),所以必须同时发展二者,这样才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腾飞。但这自然带来了财政收入的下降——你总不能拿着印钞机当水龙头吧(●´ー`●)! 所以虽然GDP和税收都很高,但中国的财政却常年处于紧平衡状态,经常搞出“四万亿”这样的大动作来刺激增长。

当然长期如此也不是事儿啊,那怎么办?靠借嘛。向商业银行借钱(基础货币/M0),然后买设备、搞建设;向海外借钱(主权财富基金),然后买石油、买铁矿。然而这两个渠道的借款都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了限度,市场就会失去信心,危机就来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既要“搞建设”又要“搞公平”。如果哪天我们能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先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或许就不必再举债度日了。

宓鹤璐宓鹤璐优质答主

1、增加政府支出。

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中国有大量的政府项目需要投资,而政府现有的收入无法满足支出,因此需要大量借入款项。比如中国铁路建设、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以及2008年之后4万亿的投资计划,都需要政府大量借钱才能完成。政府借款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进行,这样既能拓宽政府筹资渠道,又能弥补政府建设资金的缺口。

2、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后,政府可支配收入会相应减少,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从而加大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

3、拉动内需。

中国政府目前发行国债大多为有利息的记账式和凭证式国债,而记账式和凭证式国债需要向社会公众或者机构发行,如果发行量过大,会吸收社会大量的闲散资金,减少内需。因此中国政府会适时地少量增发定向向居民个人发行的无利息的储蓄式国债,这样既能拉动内需,又能吸收部分社会闲散资金。

4、减少财政赤字率。

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预算法》,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内债发行松绑,允许地方发债。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前提之下,既可以保障政府支出和向个人转移支付的需要,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政赤字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