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根指地支吗?
五行的根是指土,原因是这样的,我们知道金木水火土地理中讲到“土生金”、“木生火”、“水生木”、“火生土”、“土生金属”;同时我们还在《十干生旺死绝表》中发现“甲木生于乙卯时,胎元丙午,死于丁未”,也就是甲木遇到乙卯的时候,它的生命就结束了即所谓的“木枯”,那么这个时候谁继承了它呢?就是“土”,所以有“土厚埋金”之说(土厚则埋没中金)。因此土是五行的中心,也是五行之源。
当然这样讲过于笼统,我们再仔细看看土在四季中的情形就会更加明晰一些。 土在春季和秋季都得令,而夏季和冬季只不甚强旺。所以古人用象形的方法将其分为“湿土”与“燥土”两种形态以应四时。 燥土遇湿则润,所以见水则利。比如黄土高原碰到黄河之水便可润泽其中万物茂盛。
另外,“湿土”还分“泥丸”与“坤土”,因为它们所居之地有别,性质也有细微的差异,这里就不赘言了。 总之,五行之中的任何一行都必须有其安身立命之所,这就是“根”的作用。有了根,这行才能生长、发展乃至繁荣。否则就会枯萎甚至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