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算哪个生肖?
按传统,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六),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 这时节白天阳光和煦,气温显著升高,正是冬春交替之时。《群芳谱》中解释立春说:“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 然而立春不等于春季来临。从气象意义上讲,连续5天的日均气温大于温度计的临界值(10℃)才算进入春季。因此立春时天气仍然寒冷,万物尚未复苏。
那么立春在易理上有什么意义呢? 立春为寅月之初,五行属性属木,此时阳气渐升,木气盛极。同时,《黄帝内经》云: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故此节气适宜顺应自然,早睡早起,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另外,古人将春分以后定为春季,有“立春日候百草生”的说法。不过现代科学表明,一般立春后气温回升速度较快,但并不会明显影响全年降水量、降雪量等数值变化。所以古时人们关于“春生”的许多认识在今天已经难以得到验证了。 那么立春作为“万物的开端”“四季之首”,它在古代被赋予了怎样的神话色彩?
据传上古时期帝颛顼氏有三个儿子,其中老二叫烛阴,人面龙身,居住在那里没有人的时候;老三大舜,死后葬于苍梧之野;老三叫做祝融,居住在南方,以烟火照明。他们两个都是掌管火的神灵。
而老大烛阴虽然住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却十分霸道,仗着自己能呼风唤雨,烧毁山林,驱逐百姓。于是颛顼让老二舜去制服他。 当初,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教给人民打制火种的方法——这就是“钻木取火”成语的由来。
到了立春这一天,太阳刚刚升起,草木还没有发芽。舜就带着他的手下到北方去迎接太岁(木星),然后在原野上摆下“迎祥祭”,亲自点燃爆竹,用火烧香拜祷天地。 就这样,舜运用智慧战胜了烛阴,使得“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是为惊蛰”——春雷乍响,惊醒了沉睡的蛰居昆虫。从此万物复苏,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