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的基金怎么样?
分红本身是基金的一种分配方式,类似于股利的派发,只不过在基金行业中,“分红”这个词比较晦涩,一般指赎回(份额转让)。 那么,通过分红能拿到钱吗?当然可以!而且方式还不少。 一般情况下,当基金满足上述分红条件时,基金公司就会发布分红公告,宣布对基金进行分红,这时投资者就可以选择赎回基金、换取现金的方式实现资金的周转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资金并不是从投资组合中产生的盈利,而是投资者当初投入资金的那部分本金。也就是说,无论基金业绩如何、是否分红,投资者的本金都是存在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不分红,就表示这部分收益被基金用来弥补之前的亏损;而分红,则表示前期收益较高,超出一定的比例后,将超过的部分以现金形式返给投资者。这样既能保住投资者的本金,又能兼顾到投资者的收益,可谓是两全其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基金长期业绩良好,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即使暂时不分红,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随着基金净值的稳步提高,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还是会有的。但如果出现风险事件或者市场下跌,基金净值不断下滑,此时不分红反而显得合情合理了,毕竟“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过,如果投资者购买的基金连续多年业绩出色、持续走高,那就不妨抓住时机及时套现,落袋为安。
在牛市期间,许多老基民用上了“基金分红=固定收益”这一等式,他们认为基金分红后,所持基金净值降低,而份额增加,多出来的份额仍会不断增值,同时还获得了一部分收益,岂不是稳赚不赔。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甚至错误的。
对于选择红利再投资的基民,实际上拿到手上的是摊薄成本后的新增份额,新增的份额需追加的投资成本,如果选择现金分红,投资成本并不增加,净值的增量部分实际上正是对基民此前贡献超额收益部分的补偿,而分红后净值的降低只是成本的摊薄。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收益和分红前是一样的,不存在赚了还是赔了的说法。比如你投入1万元买了1000份净值为10元的基金,基金宣告每10份分红2元,那么分红派发后,你将得到200元分红,同时所持基金资产变为8000元,份额增加250份,总资产还是1万元。同时,分红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分红后投资收益还可能减少。另外,如果基金分红后的净值下降到你心理的“低价位区”,你还可能错失再次上涨的机会。因此,投资者应该谨慎考虑分红的利弊,尤其在牛市中,若对后市有充足信心,还是不建议选择分红。
目前各大基金公司普遍为客户提供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分红方式。其中,现金分红即将应分配给基金投资人的那部分收益以现金形式发放给投资人,投资人可将收益取出,也可继续用于申购该基金;红利再投资即将应分配给基金投资人的那部分收益折算成基金份额转给投资人,相当于直接将收益再投入到基金中。通常默认的分红方式为现金分红,基金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某一种来办理基金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