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走势有规律么?
先放结论,再叙述理由 结论:短期(日、周)涨幅无规律;长期(月、年)涨幅有规律。
理由: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市场有效率假说(EMH)指出,证券市场价格能充分反映所有可利用的信息,也就是说过去涨跌已无法影响未来价格,当日、周的涨跌幅应该呈现随机分布的状态。因此短期来看买入并持有到任何时间点都能获得正的预期收益。 但是,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到一个月甚至一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因为投资者会对之前的价格波动形成认知和判断,并据此做出新的决策。市场就会重新调整,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长期来看一定存在稳定的投资策略能够带来正向的预期回报率。当然这种长期正向的回报是以放弃部分流动性为代价换得的。
举个例子:假设某只基金上个月涨了10%,然后这个月跌了20%,那么根据 EMH理论,下个月它继续下跌的概率和上涨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大部分人都不会在它月内跌幅达到30%的情况下还继续“赌”它会反弹回来。大多数人的认知是会形成一种偏向:这个月连续大跌,必定是之前哪里出了差错,下个月要补回来,所以接下来应该买进并持有。于是,原本没有流动性的价值被强行赋予流动性,基金价格持续上升。这就是认知赋予流动性并改变价格的趋势的过程。
当然,如果时间跨度拉得更大一些,哪怕是三个月一周期,虽然大概率事件会反转,但是亏损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能够坚持按策略执行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实现的目标预期收益率也越来越低,直至为零。这就是很多人尝试过各种所谓技术分析方法最后却无一成功的原因所在——人们不可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过去的时间段来精确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不过,尽管不能预测短期涨跌,但我们可以找到那些长期表现出色并且规律明显的优质基金。 至于如何判断一只基金是否优质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过往的长期业绩表现如何。如果连续多年排名靠前(前1/4或1/5),那就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