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历有什么作用?
牛大历是《射雕英雄传》中虚构的年号,在剧中用来指代“南宋嘉定十三年”,即公元1220年。 “南宋嘉定十三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对整部小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是从这年开始,郭靖、杨康这两个主角的成长轨迹开始分岔(一个走上侠之大者的路,另一个则走上了邪路);同时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南宋的内部开始出现问题,各种牛鬼蛇神纷纷现形(韩世忠、岳飞的剧情也开始出现)。 牛大历这词儿是金庸老先生原创的,据我所知没被用在其他小说里过。
“牛大历”这个名字的创意看起来挺有趣,但要是细究起来问题也不少。首先南宋根本没有“建炎”这个年号,其次“嘉定”也不像是年号(年号只取一个字的情况极其罕见),最后“大历”更是个怪词。不过这些问题似乎都不太重要,毕竟这只是小说中一个虚构的年代而已,要那么较真干吗! 金庸写《射雕英雄传》和后面几部时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精力、体力都大不如前。他本来计划先写一部《倚天屠龙记》,然后写《射雕英雄传》,结果却反了过来。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且又要保持作品的质量,所以金庸先生只能绞尽脑汁,用尽心思。我们翻开《射雕英雄传》就能发现,这部书中的历史地理出现了严重的错误(金国攻宋不是发生在黄河结冰之时,而是初春二月),而且人物性格也和历史原型相去甚远。
例如,杨康并不是由穆念慈带大的,而是由丐帮的帮主乔峰(萧峰)抚养成人。段誉并非大理国皇帝,而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族子弟,王语嫣也不是云南世家小姐,而是河北沧州人氏……这种种失误,都是金庸先生在创作途中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急就章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