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营是什么生肖?

宾玥彤宾玥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守营”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是指驻守边界,守卫边境的营垒。三国时期,魏国攻打东吴,吴将诸葛瑾率军在陆逊的带领下抵御魏军进攻。由于魏军兵力远超吴军,所以孙吴采取拒守不战的策略,在周围筑起围墙,坚守营地,让魏军难以攻克。 后来,人们就用“守营”来比喻保护自己,守护身边重要的人或事。

说到这,不得不提《三国演义》中另一经典桥段——空城计,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带兵驻扎在了五丈原。司马懿得知消息后,率领大军来到渭滨,与蜀军隔河相望。相持数日后,司马懿觉得蜀军已经疲惫,决定夜里偷袭。不料,却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的谋士杨仪认为,敌众我寡,又处在江河之外,不如趁着今夜月色正好,先发制人。而诸葛亮却认为,如果夜晚出击,若是打胜了还好,要是败了呢?全军就没了。 杨仪认为丞相太谨慎了,而孔明笑道:“吾料司马懿当晚必退。”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夜半时,司马懿忽然听到蜀军呐喊声响起,原来是孔明在诈退。司马懿心中大喜:“孔明今日退去,必然夜间再攻。”于是命令将士们休息,准备第二天决战。 到了第二天,双方摆开阵势,却都不肯率先攻击对方,一直相持到中午。就在这时,司马懿忽然看见蜀军的旗帜全部向东移动,随即鸣金收兵。原来,这是孔明明布下的空城之计,用来引诱司马懿发动进攻。然而,令孔明没有预料到的是,司马懿这次并没有上当。

此后,孔明数次用空城计逼退司马懿,但每次司马懿都是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直到第七次用时,诸葛亮知道再也无法继续拖下去,便亲自带领一千兵马,向西而行,想要通过激将法促使司马懿出兵。哪知,司马懿依旧不上当。最后,还是蜀汉降将为司马懿献上一计:“蜀兵远输粮食,十分疲弊,又今昼不到营,必有伏兵。”这才成功诱使司马懿亲自率领大军追击蜀汉军队,最终取得成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