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字五行什么?
崇,读作chóng。该字的主要字义是表示尊敬、推崇等。因此根据不同的语境,其对应的汉字五行也不同,主要有金、木两种。 在《康熙字典》里,“崇”字的解释如下: 可以看出,《康熙字典》里关于“崇”的读音和释义与今相同,但在五行上却有所出入——“木”“火”或“水”。
在古文字学著作中,大多也认为“崇”字的五行属于“木”或者“火”。如王宁著《新编古文观止》(2013年1月第1版)“序言”中提到,“‘崇’(原文如此)字属‘音序C’部……从山,示高之义,故字从‘山’……”而韩愈《祭十二郎文》“注”文中谈到“崇”字的五行时说,“崇,阳。字形,上‘山’下‘日’。日者,阳之精;山者,万物之所负载,而其高峻,亦犹太阳在天,无远近皆光明,此阳所以为德也。”这里“山”的释义取自《尔雅•释山》“山东曰泰山。”李巡注曰:“山东有泰山,山之最尊,故名。”可见古人也是把“崇”字的五行归属到“木”了。
然而,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五行”并非单纯指五个元素,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形态。这来源于中国古代对五彩的理解——红、绿、蓝、白、黑五色。五色对应五声——角、征、商、羽、宫,又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而金就是黄色,木是青色,水是黑色,火是红色,土即是黄色。
据此来看,将“崇”的五行定义成“木”似乎更为妥当一些。因为“山”属于木,而“日”则属于火。“崇”字当中,“山”和“日”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作为整体的“崇”字五行自然也属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