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如何确诊?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或疱疹。 2013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7503例,其中患儿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14岁,平均(5.27±3.29)岁。男性4395例,女性3108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伴或不伴有口腔炎症,如口腔溃疡、咽喉炎、扁桃体炎。所有患者均行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5961例,阳性率为79.69%,其中柯萨奇病毒B组检测阳性5769例,占96.67%;埃可病毒检测阳性192例,占3.24%。
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常由密切接触感染病毒的患者或通过污染的手、生活用品等途径传播,部分可由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是手、足、口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并发心肌炎、脑炎、肾炎等疾病。严重病例若处理不及时可有死亡的风险。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给予抗病毒、消炎止痛、镇静以及对症治疗,如高热、惊厥给与物理降温、肌注安痛定等药物退热;皮肤保持清洁,避免搔抓引起感染;口腔内的疱疹可使宝宝烦躁不安、流口水、拒绝进食,此时父母可用棉棒蘸取适当的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棉签轻轻擦干局部,涂抹鱼肝油等缓解症状的食物。
一般病情轻者一周左右可恢复,但也有持续数月者。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极少部分患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抽搐、言语不清、走路不稳等。对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应尽量远离可能感染该病毒的危险环境,以减少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