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阳不足怎么调理?
中医理论认为,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父母生育孩子不当,导致先天禀赋不足,或者是家长给孩子穿多了、吃撑了,导致后天脾胃受损,运化能力低下,水液代谢失常,最后凝聚成湿,化为痰湿,停留在肾脏的位置。 中医治疗肾阳虚,多是辨证论治,以益气温阳为法。
若是小儿肾阳虚导致的小儿多动症,还会伴有精神症状,如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等,可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等症状;若小儿肾阳虚,火不生土,还会导致小儿脾胃虚弱的症状,例如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大便稀溏不成形等。 对于小儿肾虚的不同证型,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生活干预。
在药物方面,可以适当给予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全鹿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进行调治。但中药的疗效是相对较弱的,一般建议服用1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
对于轻度的肾阳虚患者,通过日常生活的调养即可,例如适当热敷肾区,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或者搓揉肾俞穴(肚脐正对面约3厘米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
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另外,还可以进行食疗调养,例如多吃一些滋补肾阳的食物,如韭菜、核桃仁、黑芝麻、海参等。少吃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