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五行属什么?
古代对于五行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而是沿用汉代的五行学说,即把天下万物分成五类:金、木、水、火、土,叫作“五常”;同时,把它们分为五色:黄(土)、青(木)、赤(火)、白(金)、黑(水),谓之“五色”;再分五音:宫、商、角、徽、羽,称为“五音”;后来又引申出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叫做“五方”;最后还引入了五日一循环的“五日一元”,称它为“五运”。
由此,我们才知道,所谓的“天干五合”其实是基于这种“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的产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了六个组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其中,土居中央,生金生水,火克金,水生木,木克土。 既然有合就有克,所以这合其实是不太好的意思——两个五行属性的东西凑在一起能好吗?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从文字学上来看,“杖”字既不是土,也不是金或水的偏旁部首,为什么“杖”是属土的?难道土还能管得了金属和水吗?!
其实啊,这个“杖”字的本义就与土地有关。《说文》:“杖,耕也。”也就是说,杖最初的意思是耕地的时候用的器具。而“耕”字,《说文解字》的解释则是:“犁也。从田,声。”可见,“杖”和“耕”的字形非常相似。但是——“耕”是“犁也”,用犁来耕田,那么所耕耘的土地当然是湿漉漉的。可“杖”是什么呢?是“耕”的工具呀!农民伯伯手持着锄头、镰刀之类的工具去干活儿,可是你从来没见他们手持过“杖”——那东西太软,没法用来干活儿。所以,“杖”的本质就是土地,而且是有生命的、生长着的东西。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杖”的其他含义了。由于“杖”是土壤,自然是厚实的,所以可以引申为“坚硬”“威严”等义;又因为土壤是被人类踩在脚下之物,所以“杖”又有“卑下”之义;最后,由土色为黄,因而“杖”又包含了“黄色”的意思。 就这样,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汉字,被赋予了一次丰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