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内五行?

蒯添懿蒯添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学说源于古代对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变化现象的观察,它是人类早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认识的一种抽象思维成果。在古代文献中,五行常与阴阳相配合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1]。五行学说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成两类五行属性,每一类五行又可继续划分出子午卯酉四个位置,每个位置的五行属性是一样。

具体来讲就是: 木:东方甲乙木,春令胎元; 火:南方丙丁火,夏令胎元; 金:西方庚辛金,秋令胎元; 水:北方癸壬水,冬令胎元; 土:中央戊己土,四季末令胎元。 五行学说的核心是相生相克理论。相生,就是指这些五行的方位、季节等特定时间存在相互滋生、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克是指具有五行属性的各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作用是清除、制约、抑制、衰减。在五行之中,有相生就有相克;相反,有相克就有相生。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生”并非生命之生,而是滋生、促进的含义。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并不是指母体滋养子女,而只是一种协调、促进作用。

至于相克,也不是说后行克制先行,而是互相制约、衰减的意思。

苑芸凌苑芸凌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很有水平! 所谓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个不同的自然属性(五行)。 但内经中提到的“六气”中的厥阴风木、少阳相火等却属于阴阳,而不是自然属性。 “内五行”是相对于外四行而言的自然属性系统; 而“内五运”是与“内五行”相对应的阴阳系统的属性。 因为“内五行”对应的是自然属性的五个不同要素;而内五运对应的却是阴阳的二个要素——阴阳交替和阴阳消长。 所以中医理论认为阳生阴长才是人体阴阳平衡的根本所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