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的对抗比cuba大多少?
这个真的没法比,因为两个联赛的体制不同,CBA是职业体育,CUSBA是半职业(或业余)体育。 CBA自1995年入主北京首钢以来发展迅速,赛制由20支球队循环赛改为南北分区常规赛+季后赛,又改回混合赛区(每个赛区10支球队),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体育联赛;收入主要来自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球员薪水按劳分配;比赛场地条件好、专业运动员居多且对抗强度高,被喻为中国篮球发展的样板工程,甚至得到央视点赞。 相比之下CUBA就寒酸多了——财政全靠学部补贴,广告招商基本无收入,选手参赛无工资(只有大赛奖励),器材设备差(经常换主赛场),赛事宣传力度不足,导致观众少,影响较小。
但CUBA有CBA没有的东西——纯粹的竞技体育精神。CBA有资金加持,大部分球队目标都是总冠军,少数鱼腩队为了摆烂而摆烂;CUBA则纯粹是为了胜利而胜利,参加比赛的队员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参加比赛的目的就是为大学争夺荣誉,因此每球必争、全力以赴是CUBA比赛的常态,这种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纯粹而简洁——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是态度上的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CBA发展迅猛的今天,CUBA依然坚持着纯校园理念,所有参赛队员必须持有校队证明才能报名参赛。这或许使得CUBA更接近于奥运模式,少了些许商业气息多了一份竞技激情。 也许是因为经费不足的缘故,CUBA近年来一直在尝试改革(毕竟再这么下去,要被CBA远远甩开了),其中较受关注的是将比赛改为外卡制,即取消主客场制度,按照抽签决定比赛地点,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开支。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改来改去还是原地打转,竞技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