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是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出现,《黄帝内经》没有记载,但早在《尚书·洪范篇》就有记载了!其中的“五行”与今之“五行”含义并不一样,而是指五种德行(这里说的德行不是道德观念中的德行,而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所推行的一些政策),即臣、子、父、君、亲,这五种德行是以尊卑为序的。到春秋战国,阴阳家的著作开始把“五行”用于解释自然界现象,如说明四季更替和五色相应等。到了汉代,“五行”的概念已经比较混乱了,有以五行配五方的,有以五行配五时的,还有以五行配五脏的……而现代中医所说的“五行”则来自于汉代阴阳家邹衍关于五行相生的理论,这里已完全脱离了对自然的解释。
至于“众”字属于五行哪一行,我个人认为其实没必要深究。因为中医理论体系中有很多概念需要后人去理解,因为这些概念的起源很多都是靠不住的,或是说法本就含糊,如“精”“气”“神”、“形”“象”“病”等等,这些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再就是中医很多理论都是取类比象得来的,这些概念本身就很抽象,我们又不是生活在原始社会,不可能对这些概念进行实物考证。因此个人觉得在研究中医时,有些问题不妨“糊涂一点”,太认真反而可能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