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阳金是什么?
阳金就是西方金,也叫太白金星或轩辕七公。五方五行的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礼记·月令》) 《春秋命历序》说:“上元甲子,周天子甲子朝群臣,官府各治。”这个上元的甲子,就是二月初四,也就是春分日子时,以子时为正月首。《尔雅·释天》说四月“清明”,八月“秋分”(一作“仲秋”),十一月“大雪”。《史记集解》引汉应劭《风俗通义》:“冬至,阳极盛,白昼最长。冬至以后,阴阳气盛渐减,故曰‘大寒’。”大寒便是腊月十三。
腊月二十二是“立春”,十二月三十日“小雪”,十二月二十八日“大雪”(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二十五“冬至”,十一月二十六“小寒”,十月二十九日“立冬”,十月十七“小雪”,九月二十八日“霜降”,九月十二日“白露”,七月三日“小暑”,五月五日“芒种”,四月二十二日“谷雨”,三月十五日“惊蛰”二月十一日“雨水”。
《黄帝内经•素问》有“五运行大论”和“六微旨大论”,谈到金与火的关系。“五运行大论”说:“阳明所谓热者,风热之气也……厥阴所谓寒者,寒水之气也……”说明少阳相火用事之时,厥阴风木受困而化寒;少阴君火用事,阳明燥金受困而化热。所以春天多温热病,夏天多湿热病。 “六微旨大论”讲:“升已必降,降者,下也。……升之太过,降之不全,则雨湿太甚,……亢而害中之阴阳皆亏,湿从热化,湿从火化,所居之地,高山陵隰,丘林薮泽,其象如麻……太过之土,其性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