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业如何改革?

初菲薇初菲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解决地方政府和盐业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2016年的“禁矿令”是个很好的契机,当时国家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大力推动去产能,关闭了许多小型煤矿。作为煤炭大省,山西当时面临着巨大的失业风险,于是山西省出台政策,鼓励煤炭行业职工转岗转业,投身于“晋煤外运”的大潮中。

然而,这条道路并没有走得顺风顺水。山西省的转型之路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转而投向其他产业的工人究竟有多少,这个数据没有详细公开;同时还有不少人质疑,转岗工人的身份是否真正转变,是否存在挂名情况也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我们细看山西省的转型路径,可以发现其中大有文章——在煤炭减产的同时,当地的醋产业却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山西省食醋产量达到35.94万吨,同比增长了8.9%,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了16.5%。到2018年这个数据更是增长到了38.61万吨。山西省的转型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创造了不少的岗位。

由此看来,如果放开市场准入,让民营资本介入食盐生产环节,同时规范现有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让成本结构更透明化,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不依赖行政力量来维持现状,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要加快产销分离的步伐。目前,虽然国营食盐生产企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但是它们仍隶属于各级地方国资部门,属于事业单位的企业编制,这样的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决策的科学与效率都令人担忧。而产销分离,将企业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淘汰,才是正途。

胡育奎胡育奎优质答主

这个题目太大,需要多长的时间来讨论呢。 就现在来说吧…… 中国目前的食盐市场还属于行政垄断行业(其实也不算是“垄断”行业的,因为还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 国家不放开这个行业的原因是怕出现1984那种情况——国企搞不下去,转成民营的私企或者外企来做。 当然我们不是要回到那会去(虽然有些人可能希望这样),但是开放这个行业会让那些既得利益者从中得到好处和利益。 我们目前的问题是:政府既要放开价格,又要保持对市场的管控力! 但是如果只放开价格、放开生产销售的话,那么最终的市场结局就是像美国一样(我说的美国是市场经济下的美国而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美国),也就是有无数个小型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而最大的几个巨头都是跨国巨头! 这样的市场是低效率市场,也是没有竞争力的市场!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国家监管能力的市场体系下,让市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同时不让企业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