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增发货币?

梅治梅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定一个社会只有100块钱(M0),你要买300块的东西,你手里的钱不够,怎么办呢?只能去借,或者卖东西,换回现金来支付。

现在你手头的现金够了,准备去买300块的东西,但是别人不愿意卖给你了,因为你借的钱还没有还啊!人家手里拿着借条,等着你去还钱呢!怎么办?只能再借,或者卖东西换回来了钱再去买东西。就这样,你借了第一次,还了第二次,又借第三次……

货币就是这样发行的——印钞机一开机,就发行了“钞票”;银行收到这些钞票后,就是存款货币创造了出来;然后企业拿到这些钞票去投资,居民拿到这些钞票去消费,最后这些钱流到了生产部门,形成了GDP. 当然,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比如我问你借钱买了房子,你还给我的时候多给了2%的利息,这2%就是我创造的GDP。 但如果别人不借给你而是选择存银行(储蓄),那么最后储蓄增加了,而GDP并没有增加。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上所谓的“储蓄大于投资”,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形成通货紧缩。这时候人们手里的钱变多了,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下降了,人们的实际收入增长了。虽然总体财富增加了,但这种分配是不均衡的,一部分人手里拿着多余的现金,另一部分人面临着失业、收入下降的局面。

如果通货继续紧缩,前一种局面持续下去,就会引起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最终引发通货膨胀。所以,为了实现经济的平衡增长,就必须让货币流动起来,即信贷得以扩张,这样GDP就能增长。

廉清霞廉清霞优质答主

中国正在考虑增发5000亿国债和2000亿地方债,其中2000亿国债投入铁路建设,这在中国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决定,也是在经济减速和通货紧缩时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今年前11月内,中国的固定投资增长25.7%,低于去年和前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在1998年和2008年两次由于通货紧缩严重,经济出现严重减速时,都增发了国债,1998年增发了1000亿国债,2008年增发了8000亿国债,国债的用途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以拉动经济增长。

中国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供给冲击为主,由于能源、粮食短缺,导致物价上涨,这种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目的是收缩过大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国的需求不足越来越严重,物价增长指标已经下降到了1.3%,这种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强大的破坏作用。因为通货紧缩会增加实际利率,加重企业债务负担,使企业破产率上升和失业增加,进而增加社会的不安定性。所以现在增发国债就是一种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实际利率,减少企业的债务负担,从而提高总需求,防止通货紧缩。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由于增发国债,需求增加,供给冲击加剧,导致物价加速上涨怎么办?这就是一种滞胀的宏观经济政策,滞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需求膨胀,物价加速上涨,而经济增长减速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经济现象,滞胀的政策主要是由于过高的债务率,使货币化过高,当货币化上升时,会导致投资效率下降,供给能力很难得到扩大时,就会导致需求膨胀,供给能力不足而出现滞胀。

由于物价加速上涨,政府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于供给能力不足,需求会相应减少,物价指数很难下降,而经济增长会进一步下降,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导致经济继续恶化。所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供给冲击是生产要素供给短缺,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需求冲击是需求膨胀,货币化严重,政府的宏观政策不同,增发国债是扩张财政政策的主要来源,也是需求膨胀造成的。

所以只要存在供给冲击,增发国债,就会导致滞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需求严重不足,通货紧缩严重而且物价持续下降时,增发国债才会改善通货紧缩的状况,加速经济增长并降低失业率。如果存在严重的通货紧缩,经济减速严重,失业增加,还采用紧缩的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会导致经济继续恶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