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行车怎么上地铁?
上海的地铁网络非常密集,几乎覆盖了整个市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海的轨道交通中,除了我们日常乘坐的地铁线路外,还有一部分是轨交公交化运营线路(也就是“小交通”),其特点是:
① 采用地铁票价(目前上海地铁起步价2元可乘坐4公里,超过4公里后每10公里加价3元;小交通过渡段采取分段计价方式,与常规公交车相当)
② 在正常运营期间,每天发车次数可达200多次,早晚高峰增发班次10%左右 ③ 平均行驶时速高达5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不低于70公里/小时
④ 小交通过去一般只允许持交通卡的乘客进站乘车并计次(部分小交通初期仅允许持交通卡和通勤证的乘客上车),现在大部分小交通已经开放了现金购票或者电子支付的功能 但正因为小交大都是轨交线路的延伸,所以它的站点设置往往是与周边小区、商圈、写字楼等毗邻而居,而且多数是小站台,上下客量不高不低,因此不少人会有疑问——这么“佛系”的车站为什么存在,它的意义何在?
其实,小交通虽然整体运营状况不佳,但还是有亮点存在的,比如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小交通拥有自己的一套。 以虹桥枢纽为例,这里汇集了多条铁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并且紧邻大型商场、写字楼,人流密集。由于该枢纽各条线路的轨道间距较为密集,使得非机动车和行人可以很方便地在几组轨道之间穿行,从而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