沝字五行属什么?
沝,水聚集的地方。从两水。读作zuǐ。 《说文解字》注:“二水也。”即两只水。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叫“爵”,由三只酒杯并列而成,上面的一只为流杯,下面的是两只杯子,再下面的是托杯底的水,以流出的水和盛酒的比例来象征天地人之道。这里取双数,象征天地人三才,又因水火不相容,因此用“水聚”而不用“火散”。
《广韵》注:“《诗》曰‘济沇陟岵’是也。”指河水。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沇”。《尔雅·释水北》中说:“沇水,齐东之水。”郭璞注:“今东阿县南有沇水,东北流入海。” 《集韵》中注:“或省作㶟。”指的是水边、水旁。
现在看到的汉字中,“氵+至”结构的字大多来源于此。如“滋”“淄”“渍”“沚”等。其中一部分还保留了“沝”的读音。 “泚”是一个多音字,念cǐ时和“滓”同音,是指水里浮起的泡沫;念zǐ时表示水清澈的样子,如“泚泚”。
另外有两个字“梓”“孜”也来自“茲”,分别代表两种植物——“梓树”和“栀子”。
1. 【名】(形声)金(钅)水。本义:水汇集之处,多用于地名。
2. 又如:沼澤(水积聚的地方);濟澗(河流);渚(小洲,水中的陆地) 3. 又如:汀州(水边的地带) 4. 又如:江浦(江边);河源(江河的发源地) 5. 又如:山腳(山的坡麓);峰頂(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