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玩具反斗城吗?
2016年1月,中国最后一个TOMY专卖店在上海港汇广场暂停营业并关闭。 2017年初,原TOMY北京国贸商城专卖店迁至新址——北京坊。但此后不久,这家“北京旗舰店”却同样关门谢客。 有分析认为,外资玩具店在中国市场折戟有内因和外因之分。
外因方面,近年来电商发展迅猛,网购玩具成为许多家长的选择,而电商渠道的渗透对线下实体店造成冲击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跨境电商的火热也分走了一杯羹。
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不同的是,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因此外资企业难以融入我国的经济体系之中,很难像京东、天猫那样具有绝对的电商平台话语权。于是,在外力挤压之下,本土品牌开始强势崛起,如奥飞娱乐旗下的“泡泡玛特”。
除了线上和线下零售渠道外,国内还有专门从事玩具租赁的业务,如“玩伴”。通过租玩具的方式,降低孩子玩玩具的门槛,家长们可以按需购买,即租即用,既解决了孩子贪玩不好收拾的问题,也可以让玩具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在国内,像“玩伴”这样专注玩具租赁的品牌并不多,而主打综合儿童用品的“贝亲”却开起了母婴店,并引入了“Bebelux”和“Mama&Baby”两个高端童装品牌,以“全渠道一站式购物”为目标,向顾客提供从孕产期到婴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日用品及服装鞋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