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哪家强?
这个,我是深有感触啊! 首先说明,我的经历没有可歌可泣之处,我经历的气象服务发展,只是中国气象服务发展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20多年前,我读高中,那个时候经常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记得有一年的元宵节(1998年),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栏目播出一则“紧急通知”,内容是:“由于天气原因,今天(正月十五)晚上7点15分播出的《天气预报》由以前的45分钟缩短为现在的30分钟。请各单位和个人安排好作息时间……”当时感觉天气预报真的很准,很神奇,而且短短30分钟的节目,还分为全国和本地两部分。
后来读了大学,上了互联网,才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播报天气预报,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专题气象服务产品如气候预测、森林火险预报、沙尘暴预警等等。其中,最神奇的要数美国的“超级计算式天气预报”了——通过一台连接全球范围数据的电脑,利用庞大的数据群来模拟未来天气变化,准确率高达90%以上;而英国则拥有一台叫“埃迪塔”的计算机,能够对台风等恶劣天气进行预测,成功率为96%…… 到了21世纪,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移动终端普及,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自己喜欢的天气资讯,比如现在正在使用的这一篇问答,就是借助手机软件提前编辑好发布的。而早在2000年,中央气象台就推出了“数字气象”服务,在互联网上实时发布天气预报及未来一周的天气实况。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气象服务系统,能为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同时,我们普通人也能够便捷地通过手机APP、微信、网站等方式免费查询最新的天气信息。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气象预测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任何国家的气象服务机构都无法完全准确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气象服务的措施和方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
天气预报包括传统的气象要素预报,如云量、气温、降水、风、湿度、气压等等;也包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指数预报、紫外线指数预报、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在影响天气变化的因子中,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都是可以精确测出的具体数值,这些具体数值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作预测。但对人的身体状态、心情、皮肤等的影响程度却是模糊的,是无法用某一确定数值来精确表示的。如某种天气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气压、温度、湿度有关。但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及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需要有一个量化的气象指数,这个指数既不是简单的气温高低,也不是单纯的湿度大小,而是综合气温、湿度、气压等多种因子的结果。气象指数的大小用不同等级来表示。
指数等级的确定是经过流行病学的统计,用发病率来确定某个气象指数的大小。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经多次试验分析确定某指数与健康、心情等的关系,从而用气象指数来预报健康、心情等方面的变化。
因此,这种健康气象指数的预报与一般气象要素的预报方法是不同的,其只能用模糊数学的模式作定性预测。
一般来讲,气象指数的等级分为1级至4级。
1级指数表示该指数对人体的影响最小。有利于人们进行各项活动;
2级指数表示该指数对人体有一定影响。人们开始适当减少一些重要项目的安排。如2级紫外线辐射指数就表示对皮肤有中度伤害,人们出行时应开始注意防护并应躲避正午的太阳;
3级指数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应尽量减除重要项目的安排,以避开受影响时段。如3级交通危险指数就表示交通安全危险较大,司机应减少远行安排,以避开危险天气;
4级指数对人体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安排。如4级交通危险指数就表示交通安全危险很大,司机应尽量停止远行安排,以避开危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