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实行异地高考吗?
现在国家提倡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教育领域也是要先行一步,让部分学生先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实施学区制、划片摇号入学等新政。 但是这些政策都是限于本地生,对于外地户籍的学生,国家目前的政策还是限制的。 2013年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妥善解决当前户籍管理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强调,各地要确保户籍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不得采取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手段剥夺或变相剥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城市落户权利;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完善居住证制度,加强人口信息管理和共享,为公民办理户口、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及公共服务提供基础信息。建立与居住年限等因素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也就是积分制)。 可见,在户籍改革上,国家是逐步放开,给所有中国人平等享受福利的政策。但是,这个改革的进程是相当缓慢的。
以北京为例,外来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792万人,相当于上海+香港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天津加上北京的人口数量。然而在北京参加高考的人数却只有5万余众,相比河北、山西两省,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果把北京的外地考生人数统计在内,那么高考录取比例将会更加吓人,对当地考生更是不公平!于是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到了“随迁子女”身上。
所谓“随迁子女”是指非户籍地就读的非户籍考生。根据2014年各地高考报名数据统计,全国共有近12.5万外省籍务工人员子女在同一起跑线上参加竞争。 2016年开始,大多数省份开始实行随迁子女考试加分或同等待遇的政策。而在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中,河南、四川两个农村大省的外省籍农民工随迁子女竟然高达6万多。如果这些随迁子女返回原籍高考,竞争压力会变得非常小。 然而,这些加分的对象不包括北京。
有人说,既然北京作为首都,那么就应该有相应的担当,拿出一个城市该有的样子。不应该固守已有的利益,错失引领时代的机会;也有人说,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应该保持它应有的态度,万一出现乱码咋整? 再看看我国建国初期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国家在必要的时候,得设立临时政府。” 所以,从国家的角度看,北京作为一个超级大城市,是有可能成为特例的——不执行计划生育、不搞义务教育,让有钱人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等等,这都是国家给予的特殊待遇。 因为,国家需要北京这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