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有什么作用?
从遗传学角度来说,人类是哺乳动物中唯一一个没有退化阑尾的物种(退化阑尾指盲肠的一部分游离端与结肠分离,不再参与消化过程)。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吃上了熟食,不用再把肠胃露在体外进行消化了,所以阑尾这个结构就逐步退化了;但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说法,因为人类肠道内的细菌仍然会感染阑尾引起炎症反应(详见《英国医学杂志》中The Return of the Mammalian Mammary Glands in Man一文)。
无论什么原因,人类的确是唯一拥有阑尾的灵长类动物,而且这个结构在胚胎期发育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免疫器官[1]。 那为什么长大后没有了阑尾我们也不会觉得难受呢?其实,在消化系统里,除了胃和小部分空回肠,其他胃肠道器官都几乎没有吸收功能——它们只是暂时储存食物的容器而已。不过,这些消化道里的东西可不会原封不动地出来,通过复杂的胃肠道蠕动和细胞代谢,它们最终都被分解成了单分子物质,而这些单分子物质最终被吸收入血,为组织提供营养。而这时,如果有了阑尾,就不会对食物产生过激的反应,因为我们已经有办法控制局部的炎症反应了(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2】。
也有研究表明人类的阑尾可能会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最近有科学家发现,阑尾能够感知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并由此激活一系列激素分泌和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调节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另外,还有一些证据显示,人类的阑尾可能具有与大脑相似的神经内分泌特性,能够自主地分泌多种激素,如胰岛素、生长素等,影响能量和营养的代谢平衡。
总之,对于没有阑尾的人们来说,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少吃甜食,适当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但若是体重严重超标,患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