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什么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曾是鲁国贵族,曾受业于老子,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公元前479年卒于曲阜。孔子一生努力推崇和发展文明以仁为核心,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幼年丧父,随母居宋,生活艰苦。15岁从事教学工作,先仕鲁,后至卫、曹,最后在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整理古籍工作。晚年倡导以德治国;在治理齐国期间,推行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家治世之道,一度使得齐国大治。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颇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其中有七人成为国卿大臣,更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可谓硕果累累,世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生活于奴隶主统治趋向没落的时期,孔子“罕言利”,“不苟取”,认为“怀玉而跪”、“以力服人”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但孔子并没有完全抛弃周礼的那一套价值准则。孔子以“仁义”为指导思想,主张“为政以德”,用德治软化人民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而不主张用法刑来约束人民的言行。他认为“大道废”、“礼乐坏”、“纪纲坏”、“方爵陷”都是由于“上不出名”,所以主张“举直错诸枉”,使“咸与维新”。
孔子在观察社会现实后,看到了统治阶级包括贵族在内道德的普遍堕落,他认为为今之计,“惟仁者能好人,惟仁者能恶 之人”,只有好恶与“仁”相符,才能“扬善显美”、“举枉抑直”、“远暴远羞”、“使不贪不毂”、“推恩足以为天下浮”,行仁政而治天下。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就是正,您以身作则,百姓哪有不正的?)作为执政者,要端正自身的言行,才能搞好国家治理。如果上面只贪财吝啬,下面的人就会攀权折贵、偷奸取巧;如果上面胡作非为,下面的人就会腐化堕落、骄奢淫逸;如果上面克欺民伪,下面的人就会饰非巧辞、招摇撞骗;如果官霸卑劣,下 面的人就会狗仗人势、为非作歹;如果上滥罚无度,下面的人就会冒滥欺压、索诈不公。
孔子从对现实的观察中认识到,人们很难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恶,道德教化是根本压服不了人们心中的恶的念头的,而只能去引导人们心中的善念,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因为每个人心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仁孝之心”是普遍存在着的,是一种先天本性。这就是“为善去恶”的内在动力。要养成人们的好道德,只能用“善”去引导“善”,用“恶”来戒“恶”。
孔子所设想的道德教育方法,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死板的。它应注重礼乐教化,但也应讲究“导之以行”、“熏之以德”、“染之以世”;它的实施应“听其言而观其行”,“导之以政,导之以德,导之以礼,导之以严”;实施这些方法的人,应是“善教”、“善导”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