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西北方属什么?
五行的方位,古人把东、西、南、北、中(指中央)定为五个方位。 古代中国以“中”为正位;以北为“极”,是为“北极”,天帝所在;南方七宿曰朱鸟,是天上诸星都绕北极运转的轴心;而北斗七星则围绕北极旋转,其斗勺四星指向东方,即谓“杓”;而斗柄三星的指向即是季节的变化——所以,春为东,夏为南,秋为西,冬为北。
《史记·天官书》称:“中宫天极星,一大星,堂堂如盖,一星星,维岳德星。旁三星,三垣:紫微、太微、天市,三亭通谓之官……北斗七星,所谓‘魁杓’、‘斗魁’之府也。” 在古代中国,五行与方位也是相配的: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由此可知五行的方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和中央戊己土。 所以五行东南西北中都包括了。但是五行不是固定的属性,比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可以互相交换位置的,因为古代是以皇帝为中心来定义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