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五行属什么?
中医理论中,五行的属性是: “木曰曲直” 指的是树木生长能够弯曲,伸展枝叶。可以理解为升发、发散的性质。 “火曰炎上” 指的是火焰向上燃烧,具有温热、向上的性质。 “土爰稼穑” 指的是土壤善于种植庄稼(作物),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性质。“金曰从革” 指的是金属质地坚硬,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肃降、收敛的特性。 “水曰润下” 是指水分向下流,滋润万物。具有寒凉、向下流动的特性。 而人的精神活动,也就是大脑的思维运动,从其运行的角度讲,也是具有五行属性的。 《素问·灵兰秘典》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谷化生。”“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五脏各有其职,各自管理相应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蛰伏等等,这些都属于心神所主管的范围之内。 而神思(精神思维)属于五神的范畴。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功能正常,精神意识才会清楚;五脏功能健全,思想意识才会准确。如果一个人的五脏功能出现了异常,他的思维就会混乱,甚至会发生精神病性的改变。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可以用“神机”二字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