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字五行属于什么?
“是”这个字形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字形像左右两个眼睛,中间一个正立的人(或曰“戈武”)。《说文》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是”,直也。从日在甲上。指事。凡“是”之属皆从“是”。 在汉字中,“是”是一个古老而常用的字,它的构型古奥而意义重要。许慎所说的“指事”——用符号指示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是”的字形演变过程。 东汉的经学家王肃在注解《尚书·舜禹贡》时提到,“是”字的繁体“寔”,由“是”和“日”构成;到了西汉,人们又在“寔”的字形基础上加上了“末”,形成了“寔、寔、寔”。这应该就是今天简体的“实”“实”“实”的形状了。
关于“是”的字形所表示的意思,汉儒们有着不同的解读。班固在《白虎通·姓名篇》中说,“是”象“目晴”,故明而能视,所以引申出“是”的含义之一——“正确”。又因为人能用目光注视,所以引申出“是”的另一含义——“示”,即给……看。后来人们用“是”表示“给予”“确定”等义,都是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