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宝宝缺钙了怎么办?
1、饮食调节,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宝宝如果体内缺少维生素D,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导致缺钙。家长应给宝宝多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其中富含钙的营养成分有:乳制品、豆制品、鸡蛋、鱼类等,并且还要让宝宝多吃点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妈妈还可以通过饮食为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比如,让宝宝的饮食上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蛋黄泥、鱼泥、豆腐汁、肉末等;多喝骨头汤、鲜奶及奶粉等。
2、增加日照时间,促进钙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适当带宝宝去户外晒晒太阳,这样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一般来说,每天让宝宝晒太阳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紫外线较强的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3、预防佝偻病,预防骨折 多带宝宝到户外玩耍,进行适当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还能提升骨骼强度,有效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同时,还可避免由于缺乏运动引起的骨折。
4、药物补钙,遵医嘱来加钙剂 如果在采取上述方法后,宝宝仍然出现缺钙的情况,且症状比较严重,则应立即停止通过食物补钙,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01.不要过量补钙 很多家长生怕宝宝缺钙,于是大量给宝宝补充钙质。殊不知,这样很容易造成钙过量,进而引发中毒反应。给宝宝补钙务必要慎重,切记不可过量。
02.正确选择钙剂 市面上的钙剂有很多种,有液体钙、颗粒钙、粉状钙等。家长最好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合适的钙剂。一般建议给宝宝服用液体钙,如乳钙、氨基酸螯合钙等。这类钙剂更容易被肠胃吸收,不会刺激宝宝娇弱的胃肠道。
03.定期检测微量元素 爸爸妈妈可通过定期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及时了解宝宝的补钙情况,以便于能够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