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为什么进步?
首先说说男足。 中国男足成绩差,有球员水平差的客观原因,也有管理层面主观上的因素。 比如用人不当,让李铁带着全华班打亚洲杯,这不是把一匹千里马放草料场吗?陈洋、贾秀全、王忠鑫等等,多少人才被埋没或牺牲? 王思鹏、赵旭日、周挺这些70后老将本该退休的年纪还在为国足呕心沥血,到了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子弟兵们,张稀哲、张玉宁、韦世豪这群人踢球态度不端正,在场上情绪化,缺乏职业素养。
从主教练到队员,没有人是干净的。 孙雯、范志毅这样的老一代功勋队员退下来成了怨气最重的一批人。 “钱没少花,球场白跑,脸丢大了!” “教练不会踢就闭嘴!” “你行你上啊!” 一句一句,都是刺耳的现实。 男足的问题不仅仅是足球问题,更有社会问题。
再来说说女足。 女足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 水庆霞执教之后对阵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用杨利伟替代了贾秀全,用王霜等老将取代了年轻队员。 这样大胆的变革在男足身上发生过,也取得了成功,为何在水庆霞这里却受到质疑呢? 我觉得这是因为球迷一方面心疼长期受屈辱的女足,希望有实力的人能得到尊重;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男足带来的阴影和习惯性的批评。于是,这种苛求就变成了挑剔。
但不管怎么说是变好的,不是吗? 我们看到了王霜场下的花絮,也会为唐佳丽攻破韩国队大门而欢呼。 即使有人抹黑,说水庆霞教练组偏心,我也要说,你们看着吧,五年后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一批女足队员一定会给你们惊喜!
游羽优质答主1、职业化和留洋为女足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中国女足的留洋大军中,王霜和唐佳丽无疑是佼佼者。唐佳丽刚刚成为首位在欧超出场和破门的中国球员,王霜之后加盟法甲女足劲旅巴黎圣日耳曼,两人在欧洲联赛中踢出了中国女足球员的风采。近年来,中国足协在推进中国女足职业化的改革进程中也持续发力。2019年女足世界杯之后,中国女足重新踏上了留洋和职业化的道路,肖裕仪、李梦雯加盟了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联队,沈梦雨、沈梦露、涂琳俪加盟了苏格兰凯尔特人队,赵瑜洁、赵婧茵加盟了美国波士顿普罗行队,张琳艳加盟了瑞士苏黎世队,姚伟、刘艳秋加盟了日本联赛。目前王珊珊、王妍雯、杨莉娜和涂琳俪等4名球员都在国家队集训,从联赛回归国家队之后,她们无论是身体的对抗性,还是技战术的运用都发生着变化。
张娜说,这批留洋球员通过国外联赛的经历和经验,在个人能力上有明显提高,这是对女足国家队非常重要的储备。
2、中国女足在教练组、管理团队和医疗后勤保障团队配备方面不断升级。
中国女足以“管理上加强从严、制度上精细保障、机制上以老带新、备战上提升体能、技战术上加强攻防转换速率”等为备战理念,全力做好女足球员的管理备战工作。2021年夏天,中国女篮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取得突破的强势表现,让中国女足有了更高的期许,如何进一步提升女足球员的竞技水平和对抗性,成为球队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女足邀请了包括男足教练水庆霞、前健力宝青年队主教练王军等人来到新一期国家队报道。在水庆霞担任主帅之后,她对球队也不断细化技战术打法。
张娜表示,女足在管理上进一步从严、在制度上精细和人性化相结合来保障、在备战上提升体能和技战术、在球队人员储备上加强新老结合,在这样的备战理念下,中国女足在训练中抓细节,在细节中出成绩,“可以说,目前的中国女足,在教练组、管理团队和保障团队的配备方面更专业更细化。”
3、老队员发挥传帮带作用,青年才俊快速成长是中国女足重返巅峰的必备。
东京奥运会结束,中国女足随即进行了新老交替,一批新秀球员纷纷入选国家队,并在新一届教练组的悉心指导下展开备战。与此同时,王珊珊、吴海燕、张馨、娄佳慧等老将,在大赛经验方面给予新人很多无私分享。目前,王珊珊、吴海燕、张馨、娄佳慧和王晓雪等人状态都非常好。在巴黎奥运会周期,以王珊珊、张馨、娄佳慧为代表的85后,以及以吴海燕、王晓雪等为代表的90后,以及00后的张琳艳为代表的新生代运动员,正在形成一股中生代为主,老将当家,希望之星竞相开放的强大合力。
张娜表示,目前女足在选练方面,老中青都有布局,同时中国女足也在积极吸取借鉴男足在国家队备战和青训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这都是对中国女足不断进步的强力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