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属五行什么意思?

甄华文甄华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禹属五行”是指《尚书·洪范》中所说的:“禹,土,舜,木,契,金。”意思是说,禹的出生属性是土,而其继任者舜是木命,契是金命;而且由于木克土,所以舜才取代了禹的位置。

实际上,古人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到自己出生时空的影响,而这个出生时空就称为八字或生辰八字。如果知道了某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就可以计算出这个人的八字。而八字其实是由四组干支组成的,每组干支对应一年的阴阳变化。例如,今年立春(2月4日),意味着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气渐盛,应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前后出生的婴儿八字最好;冬至(12月22日)开始,白昼最短,阴气渐盛,应该是在十一月初五左右出生的婴儿八字最好。

至于每个季节的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依据,每一个节气有十五天左右的时间。比如立春到惊蛰,雨水到春分这十五天就是春季。根据农历月份和节气,以及干支纪年法来计算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是非常简便的。

而在古代的星象学中,黄道附近共有十二星座,每一星座对应的是一年中的时间,也就是古代所谓的十二月建。而每一年都有一个生肖,代表这一年出生的所有人。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星座,太阳就在星空背景上运行一周,因此每一星座都对应着八天的日期。

《洪范》中的五行只是用来解释社会道德伦理、帝王政治制度的,与自然界没有直接的关系。所谓五行相生相克也是指在这八天里,日影所对应的方位依次由东南往西北移动,这种移动是一天天缓慢进行的。每一天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之中,只有到了下一天才能确定新一天的五行归属;而同一月份的农历日期则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

五行之说与天文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的人们随着公历的推行,已经不太了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的奥妙之处了,于是五行之说也就显得颇为玄虚不可理解。

喻量乔喻量乔优质答主

中国有句老话,叫'禹王锁蛟龙,天旱时有雨,久雨时天晴’。这便是对二十八宿之一的'南斗六星’中'斗木獬’的形象化注解。'斗木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称'南斗’,以'獬豸’为像,由'任'、'巫’、'同’、'危’、'虚’、'室’六星组成。南斗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造福人世的雨神和火神。其中的'危'(音威)星在五行中属火,以古代帝王的冕冠为象,是古代帝王行仁义的象征,与十二辟卦的'颐’卦相应,是造福苍生、保国安民之意。

根据二十八宿星象,'危’星与地上的'禹’属相照应。传说中的大禹王是上古时期中国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华民族共祖黄帝的妻子嫘祖的直系子孙。相传,距今四、五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患,尧帝时曾派鲧治水,鲧采用堵塞的办法治水九年而无功,被处以极刑。其子禹临危受命,改用疏通的方法治水,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把黄河的瓠子口疏通而归海,治水大功告成。

治水期间,大禹每治好一条河流,就以此河命名,在这一带设立一个诸侯国。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条河为'禹河’,以此河为界,在北中国最西部设立一个诸侯国'禹国’,以此为界,将北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因此在南斗'危’星与禹国对应的天上部分,便命名为'危(音威)’星。

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人们给大禹王塑造了一个龙首蛇身的神人形象,称为'玄武’。在'星宿’文化中,玄武为北方之神,为太阴水神。在历法上,把二十八星宿中与'玄武’相应的北方七宿在十二个月份中对应的月份定为十一月,为水王星当令。水王星是主管水的星,与南斗的水星'危’星相应,大禹王是水王星的星主,故人们便把星界对应地上'玄武’部分为'禹星分野’。而龙首蛇身的玄武之像,便是禹王的化身,因此玄武七宿中的'危’星便称为'禹星’,以此象征大禹王至高无上的威严与威武,故亦称'禹王星’,所以'危’星便被称为'禹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