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是什么五行属什么?

仲新仲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董"字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是“册”,下面是“广”,“册”属于木,那么整个“董”就是木; 也可以这样计算: “董”字的笔画总共十画,五行为火的字一般笔画为七画(除“炎”外)或九画(除“燚”和“炳”以外的字),所以“董”属于火。 还可以这样计算: 以字论五行的传统说法中,“上盛而下小者,生;上大下小者,克;左右疏者,泄;左右挤者,攻。”“董”字形上“册”,代表木,下面“广”,代表土。而五行之中,木克土。“董”字的五行属性为土。 还有一种方法:以字形论五行,“董”字上面的“广”,可看成二个“厂”,“厂”的五行属金;下面的“广”,可看成二个“士”,“士”的五行属性为火。“士”的数量比“厂”多一倍,因此火也旺一倍,也就是火与金的数量相当。根据中和原则,最后确定“董”的五行属土。 我认为第二种计算方法较为科学。

关于以字形定属性的理论依据,参见我以前的回答:URL#question_content 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出错呢?因为古代造字的时候,往往把象征意义放在重要位置,象形意味反而没那么突出。而且古代的“厂”跟今天的“厂”含义不完全一样,用来表示现代的“厂”的字,古书上根本没有。

柏元海柏元海优质答主

关于董姓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讲,董姓是姬姓后裔。据《姓纂》上讲,“卫康叔支子食采于董,因氏焉”。卫,是商朝末年周武王封其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辖有今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和河北南部等地区。周厉王时,董国被并入卫国,董国国君的后代便以故地“董”为氏。另有一种说法,据《风俗通》讲,“董姓,字斗伯,出陈国,舜明试诸庶孽,疑伯能董督司牧臣下,因以官为姓。”董姓源出于姬姓和嬴姓。姬姓的董,出自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封的后裔,周武王平定天下后,建立西周王朝时,封康叔于卫,其支庶采食于董,(周朝诸侯之子孙被分封到某地去当大夫,叫采邑、采地、采食),以董为氏。

嬴姓的董,是商朝诸侯董国的后代,董国君主的子孙后代以国为氏,成为董姓,董国在今河北枣强县一带。嬴姓出自五帝之一的颛顼帝,颛顼有孙女叫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大业生子名大费,辅助夏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嬴(嬴在甲骨文中就是女和鸟字的组合)。大费生子大廉,大廉的儿子被尧帝分封到赵城(山西太原附近),于是有赵氏。夏朝时,嬴姓的柏翳帮助夏朝镇守西垂(甘肃天水一带),“其地在杜林原隰之间,故号大杜伯,伯者,主牧百姓也,子孙因以为氏”。殷商建立后,嬴姓柏翳继续得到重用,商纣王时期,董国为商纣王所灭,其子孙流散各地,后人以国为氏,成为董氏。

董姓在宋朝时期,排在第16位,占宋朝总人口的0.9%,董姓第一大省是河北,占董姓总人口的35.3%。在明朝,排在第21位,占明朝总人口的0.8%。董姓的人口在宋朝、元朝时期有较大的衰退。明朝时人口比宋朝时骤增109.9%,减幅达到60.4%。宋、元、明期间600年,董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全国人口增长率的54.4%。河北仍为董姓的第一大省,占董姓总人口的61.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西、河南三省,这三省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97%。宋、元、明600年,在以北京、河南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有集中的分布,尤其在河北的东部、山西的中部和北部有十分集中的分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